1919年,剛剛登上政治舞臺、時年26歲的毛澤東,創辦并親自主編了在全國引發重大影響的報紙——《湘江評論》,吹響了“人類解放運動猛進”的號角。他通過這份報紙發出的最響亮的吶喊就是——《民眾的大聯合》。其語言之犀利,氣魄之宏大,不同凡響。請讀一讀這些豪氣沖天的句子吧:
—— 我們醒覺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刻不容緩的萬眾大聯合,我們應該積極進行!
—— 種種方面都要解放了,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經濟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從九重冤獄,求見青天。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壓迫愈深,反動愈大,蓄之既久,其發必速,我敢說一句怪話,他日中華民族的改革,將較任何民族為徹底,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中華民族的大聯合,將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諸君!諸君!我們總要努力!我們總要拚命向前!我們黃金的世界,光榮燦爛的世界,就在面前!
此文連載于《湘江評論》的二、三、四號,一經刊出,立即在五四運動所掀起的新思潮中引起巨大的反響。該文鮮明地提出要以“民眾的大聯合”作為改造社會、拯救民族于危亡的途徑和根本方法,其立意和視角之新,眼界之深遠令世人眼前一亮,受到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的高度重視和贊賞。
應該指出,在創辦《湘江評論》的時候,毛澤東還在對各種革命主張進行比較和選擇,雖然他很快(第二年)就確定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但關于《民眾的大聯合》的思想顯然更早確立。毛澤東關于《民眾的大聯合》的核心思想,即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是他必然走向馬克思主義的內在因素。同時也因為他始終把這一條作為改造社會的前提和根本途徑,所以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最早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這個“中國的實際”就是著眼于、扎根于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在隨后的革命斗爭中他一直堅持這個原則,經過嚴酷斗爭的檢驗和血與火的考驗,發展成為全黨所公認的指導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思想理論體系——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把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作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一大法寶,在革命的任何一個階段,他都主張盡可能廣泛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擊最主要的敵人。這個思想早在《民眾的大聯合》中就已經充分顯示了,毛澤東在文中向社會上所有受壓迫的各個層次都發出了呼喚——"農夫、工人、學生、女子、小學教師、車夫、各色人等”,甚至包括底層的警察。他說:“要求解放要求自由,是無論何人都有分的事,就應聯合各種各色的人,組成一個大聯合。 ”正是在這個指導方針下,才誕生了以五星紅旗為標志的新中國——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愛國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四顆星緊緊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這在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中是獨樹一幟的。
直到他的晚年,當他號召人民群眾起來與官僚主義作斗爭的時候,又一次大聲地呼喚“革命的大聯合”。他把人民群眾的大聯合視為能否真正實現人民民主從而有效遏制黨政機關的官僚主義,防止特權階層的關鍵條件。為此,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到了嘔心瀝血的程度。
綜觀毛澤東的一生,從“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熱血青年直到初心壯志依然絲毫不改的耄耋晚年,他始終把創造人類美好新世界的希望寄托在民眾的大聯合上。
他為什么如此重視民眾的大聯合呢?
首先,是他對民眾的力量充滿了信心。他的這種信心建立在一個無可置疑的事實之上——“民眾的大聯合,何以這么厲害呢?因為一國的民眾,總比一國的貴族資本家及其它強權者要多。”《共產黨宣言》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作為全文的結束語,針對的是“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樣一種“階級對立簡單化了”的資本主義社會狀態。對于像舊中國這樣工人人數少而農民占大多數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毛澤東抓住了《宣言》中“至今的一切社會都是建立在壓迫階級和被壓迫階級的對立之上的”,“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一核心思想,發出了占中國社會絕大多數的各個受壓迫階層民眾聯合起來的號召,建立了“人民”的概念。“人民”,在毛澤東的所有著作中都占據至高無上的地位,凝聚于他那句偉大的格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由此推及全世界,毛澤東號召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團結起來,這集中表達于一直掛在天安門城樓的巨幅標語——“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然而,民眾的大聯合并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建立起來的,而在民眾實現大聯合之前,他們并沒有對抗強權的力量。中國素以人口眾多著稱于世,然而,一百年的近代史卻使中華民族飽受外國列強欺侮的屈辱和痛苦。一盤散沙的狀態,縱是人多,也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正因為這樣,毛澤東把喚起民眾覺悟,實現大聯合作為革命事業第一重要的任務。
抗日戰爭是近代中華民族命運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為什么能取得勝利,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主要的條件就是“中國人民的大聯合”。
這個“大聯合”來之不易?!墩摮志脩稹肥沁@樣分析的:
一開始,“日本敢于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由于蔣介石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民眾是散的,不但倉卒難為我用,且時為敵人所利用”,日寇得以長驅直入,一時氣焰囂張,狂妄之極。
然而,中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中國了,中國有了共產黨,有了以毛澤東為領袖、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治中心,高舉起“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的旗幟,“動員全軍全民參加統一戰線”,克服了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的“大缺陷”,實現了對民眾的“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動員”,使中國人民“統統發揚其抗日的自覺的能動性”。
于是,形勢就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們數萬萬站起來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沖入火陣,我們一聲喚也要把它嚇一大跳,這匹野牛就非燒死不可。”
這個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局面的形成,完全取決于在毛澤東正確路線指引下所形成的史無前例的民族大團結。正是在這個前提下,顯示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這個真理,表明“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
這個民族的大聯合是用無數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對于侵略者的殘暴與亡國的危險,“人民的大多數,是從敵人的炮火和飛機炸彈那里聽到”的。毛澤東把這種情況稱為“敵人替我們做的”“一種動員”。二十年后,已經成為新中國領袖的毛澤東在接見來訪的日本前陸軍中將遠藤三郎時說:“正是你們打了這一仗,教育了中國人民,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你們。”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總結抗日戰爭時說:“這個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斗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后來,毛澤東還一再指出:“我看一個國家的人民,沒有外力的壓迫是不會覺悟的。”
由此可見,民眾的大聯合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又很不容易的事情。
《共產黨宣言》在講到工人還沒有階級覺悟之前,“工人們是分散在全國各地并為競爭所分裂的群眾”,“無產者組織成為階級,從而組織成為政黨這件事,不斷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競爭而受到破壞。”這是因為:“雇傭勞動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競爭之上的。”工人在還未覺悟到把他個人的解放與整個工人階級的解放聯系在一起時,他只會關注個人的利益而熱衷于自相競爭。這時就不可能實現整個工人階級的聯合。用現在的網絡語,這種“自相競爭”就是“內卷”。
時至今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仍然沒有出現《共產黨宣言》所期待的被壓迫民眾通過大聯合來推翻資本主義的革命運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隨著資本全球化,資本對剩余價值的榨取越來越多地壓在發展中國家大量血汗工廠的勞動者身上,由此獲取的高額利潤使得發達國家的政府有財力以某些社會福利的方式緩解本國的階級矛盾;另一方面,構成發達國家主要人口的工薪人員,其組成及其利益均發生了巨大的分化。其中相當比例從事技術、管理的腦力勞動者有比一般勞動者高得多的收入,使他們有富裕的財力通過證券市場獲取一定的資本收益,從而與資本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聯系;其中處于最上層的高級管理人員,掌握大公司的決策權和經營管理權,擁有大額公司股票,實際上已經成為資產階級的一部分。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自然不可能形成旨在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民眾聯合;相反,受不同資本財團激烈競爭的裹挾而出現日益嚴重的社會撕裂,民眾只能在代表不同資本財團利益的政黨競爭中充當選舉的棋子。
然而,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并沒有消失,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程度與以前相比不但沒有減緩而是愈演愈烈,廣大的中下層民眾產生了被剝奪和被邊緣化的強烈不滿。但他們并沒有從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去找社會不公的根源,卻在反對、排斥其他國家和民族上發泄其怨恨,出現了以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為特征的民粹主義思潮,由此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撕裂。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實現民眾的大聯合,以此來推動人類的解放事業,是一個多么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環顧世界,縱觀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把數以億萬計、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人民群眾緊密地團結起來,一掃數千年來一盤散沙、任人宰割的狀態,團結得像一個人似的昂首挺胸地站立在世界舞臺上,絕對稱得上劃時代的人類奇跡。這個億萬人口的大聯合一經形成,就使中華民族完全改變了面貌,立即讓全世界感受到他不可戰勝的力量,在緊接著發生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應驗了青年毛澤東曾經的預言——他日中華民族的改革,將較任何民族為徹底,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中華民族的大聯合,將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
毛澤東,無疑是鑄造這一偉大聯合的核心。每當我們再看一遍天安門廣場毛澤東與群眾熱烈交融的場面,聽著群眾忘情高呼“毛主席萬歲”與領袖“人民萬歲”所形成的震蕩天穹的強烈回音時,都能強烈地感受到,正是毛澤東思想讓中華民族有了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和一致的政治方向,從而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是任何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在艱難險阻前面立于不敗之地的民族所必不可少的。因此,今天,明天,以至更遠的將來,只有捍衛毛澤東的旗幟才能維護和發展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團結,捍衛毛澤東思想就是捍衛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
林之辛 2023年元旦
【文/林之辛,本文為作者投稿紅歌會網的原創稿件】